桃花纷纷而落。
孟歌行的模样很认真, 风将他的衣袖吹得轻轻晃动。
青辰以手臂挡住了他的胸口, 认真道:“我不想试!”说完, 她闪身脱离了他的禁锢, 转身就走。
孟歌行也没有追, 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背影。
月光下, 那个背影萧萧肃肃, 纤瘦而雅致。
他只是觉得有点可惜。
这么美好的时光,若是能与她亲吻,一定是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。可惜她拒绝了。
其实他大可以不询问她的, 以他的性格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想吻, 低下头也就吻了。
可他还是先问了她, 并且如意料中的一样,得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。
孟歌行无奈一笑。
他什么时候变成个讲道理的人了?
饿她的时候, 煽动百姓去找她麻烦的时候, 他也没有手下留情, 像狼一样出击, 又狠又准。今夜共聚之后, 他反倒变得柔情了。
这就有点愁人了。
青辰的背影消失在孟歌行眼里的时候,他顺手摘了朵桃花, 放到鼻子下嗅了嗅。真好闻啊,仿佛有那人身上残留的香味。然后他摇了摇头, 面朝她离去的方向, 兀自露出了笑容,一双眸子熠亮熠亮的。
也罢,总还有机会的。
进一步,那是迟早的事。
这么想着,孟歌行叫来了手底下的人,吩咐道:“去,带沈大人和他父亲到最好那间屋子歇息去吧。多烧点炭,把屋里弄暖一点。”
“是,老大。”
……
第二日一早,青辰在爆竹声中醒来。
云南有大年初一一早放爆竹的习俗,寓意着一种开年的喜气。其实时辰也不算早了,孟歌行已是让人推迟了半个时辰才点的爆竹。只是青辰这一夜睡得太好了,一觉就到了天亮,连梦都没做。
过年前,她连日劳累,惦记和操心的事太多,睡眠不是很好。没想到昨夜虽不在熟悉的环境里,反倒睡得异常踏实。
她在温暖的被窝中赖了一会儿,然后才揉了揉眼睛,揭被起床。
洗漱完毕后,青辰搀着老爹来到院子里。今日的天气很好,阳光暖暖的,带着一种节日的慵懒,微冷的空气中充斥着桃花的香味,闻着很是清洌。
“沈大人早啊。”孟歌行的声音打身后传来。
隔了一夜,听着倒有些亲切。
青辰转过头,对他微微一笑,“早。”
孟歌行今日似乎是换了身新衣,贴身的衣裳一点褶皱也没有,将他的身子托显得很是挺拔。今日他的发束得也很整齐,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的,俊得不得了。
“昨夜睡得还好吗?”
“睡得很好。”青辰点点头,“多谢招待。”
“不客气。”他抱着双臂,身子前倾了些,玩味道,“做梦了吗?有没有梦到我?”
她无奈地瞥他一眼,“没有,一夜无梦。”
他故意长叹一声,“唉,那还真是遗憾啊。良辰、美景,最好是再加上……鸳鸯梦。”
最后三个字他是贴着她的耳根说的,很是暧昧,说完后,他露出狭促的笑容,“想知道我昨晚的梦吗?”
“不想!”
此人一大早就如此孟浪轻佻,真是让人无语。也不知白莲教众若是知道他们的首领、阿弥陀佛的转世传人脑子里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开色戒,会是什么反应。
孟歌行见青辰有些不好意思了,嘿嘿一笑,比了个“请”的手势,“一起用早饭吧,沈大人。”
吃得差不多的时候,青辰主动道:“孟歌行,我们说正事吧。”
早点把事说完,她也可以早点回去。昨夜他让她过了个很热闹的年,她很感激,但也害怕自己沉溺于这种热闹和与他的接触。他们两个毕竟是官与匪的关系,走得太近了,不好。
孟歌行正喝着粥,听了只抬起眼皮来看她,“吃饱了?”
“嗯。”
“好吧。”他搁下碗,以面巾拭了拭嘴,正经道, “九月种下的稻子,十二月就能收成,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,一年可以种三季稻子?”那架势,才是白莲教首领应该有的样子。
“要看气候和光照。”青辰如实道,“在云南,一年两稻是可以保证的,一年三稻尚不敢确定。”
他点点头,“好。就算是一年两稻,再加上你找了个姓袁的,提高了稻子的产量,倘若没有大灾,那一年也能比以前增收不少吧?能收多少?”
“两石变四旦,至少翻一倍,还不算麦和豆。”
“果然不少。”他思索着点点头,然后看向她,“你知道我想说什么……答不答应?”
青辰心中有数,只微微勾了下唇,“我想听你亲口跟我说。”
“哈!”孟歌行忽地夸张一笑,身子靠到椅背上,摆出他惯有的轻慢实则警惕的姿态,“沈大人果然是个聪明人。你这副拿住别人短处趾高气昂的样子,还真是……让人又恨又爱。”
“说吧。”
“这种三个月就熟的种子,给我一些,再教我手下的人怎么种。”
青辰猜到了他要说这些,挑了下眉,不紧不慢道:“为何要给你?你不是煽动百姓们离开田地,一心奉教么?何以这下倒要回归田地了?”
“你这么问就没意思了……你明明就知道。”孟歌行讪笑道,“要不这样,你说说我的理由,我看看你能猜对多少。若是全中了,你一会儿要提的条件我可以考虑……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